电商直播战况火热,这波红利如何快速抓住?



2019年可以说是平台们争相抢占直播市场最激烈的一年,带货大V李佳琦、薇娅给平台带来了巨大的销售额,足以说明平台公司对流量变现的饥渴。同时各大平台纷纷出台各种补贴政策抢夺流量, 就连有赞这样的SaaS服务商也高调宣告:直播电商的爆发仅仅只是开始。
直播电商参与者众多,让电商流量又一次大规模走在阿里(淘宝)体系之外。
在20年的中国电商发展史上,淘宝不是先锋,却是集大成的收割者,尽管腾讯、百度等企业通过花样策略予以阻击,但多以失败而告终,从用户端到商家端,阿里都拥有了电商垄断性的优势。
数据看,即便排除交易额抽佣,仅阿里来自电商的广告收益,也在整个互联网广告行业傲视群雄。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,阿里广告营销收入413亿元,百度广告营销收入204亿元,腾讯广告营销收入184亿元。
由于与电商业务的紧密相关,阿里的广告营销收入(大多数来自淘宝)几乎等同于电商广告收入。相比之下,百度、腾讯有大量广告收入是非电商广告,也就意味着在“带货营销”这个维度,百度、腾讯要赶的路还有很长。
同业对比,京东、拼多多是阿里两大直接业务对手,两者三季度来自广告营销的收入分别为100亿元和67亿元,与阿里差距依旧遥远。
不过,机会也正是来自于差距之中。直播电商、拼团等模式的爆发,无疑改变了过去电商流量高度集中化的走向。
有消息称,拼多多已经内测微信小程序“好货内购”。拼多多首先向品牌商家开放店铺直播业务,在直播小程序内测完成后,拼多多将在站内开通店铺直播,然后再进行首页展现。据称,拼多多直播业务目前不会单独上线App,而是内嵌在拼多多App内。
直播产业成了一个吸金无数的新兴产业,最近,直播又和电商发生了化学反应,出现了直播卖货(直播电商)这样的模式。
直播电商,在出现之后,很快进入了黄金时期,甚至出现了知名主播年收入上亿的神话,所以,越来越多渴望发家致富的人,也进入了这个领域。
但是,直播电商由于是新生事物,相关的监管在一开始没有跟上,所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,通过在直播中卖假货,谋取暴利。
比如说,某一天下班的路上,你正在公交车上看直播打发无聊的坐车时间,这时突然出现一个视频,是一个大妈正在直播吃虾。
大妈看起来是一个淳朴善良、老实忠厚的人,她一边津津有味的嚼着香辣的龙虾,一边说:这是俺自己家养的虾,绝对纯天然无公害……
本来下班路上还没有吃饭,肚子饿得咕咕叫,看见如此诱人的龙虾,肚子就更饿了。于是,你马上下单,花了100多块钱,买了直播里这个大妈推荐的虾。
然而货到以后,你却发现,包装袋里的虾,非常劣质,甚至就像是菜市场里卖不掉的剩菜,和直播里的虾,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装虾的袋子里,没有生产厂家,更不用说卫生许可证了,你去哪里投诉这个大妈?
有人可能说,去直播平台投诉这个人,可是这个大妈已经金蝉脱壳,不在这个直播平台混了。过了一段时间,你突然发现,她又出现在另外的直播平台,继续卖她的“纯天然”龙虾!
其实,这样的现象,并不是个案。在一些直播中,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产品。有所谓的网红口红,结果铅含量严重超标,有卖的很火爆的球鞋,穿了几天就烂了,甚至还有卖假货的主播倒打一耙攻击买家的。
不论是什么平台,首先我们都是需要理解它的平台特性,对于电商来说有没有生长的土壤,然后剩下的就是提升自身的实力了,还是从主播、运营、产品这3个方面来,必须某个方面有非常强的优势才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