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规!直播带货首个自律规范7月施行



近段时间,“直播带货”成了新风口,尤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催生了“全民直播带货”新热潮。据商务部统计,今年一季度,全国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。
事实也证明,直播带货这种简单、直接、快捷的方式不但让商家尝到了甜头,更让消费者感受到大数据时代的便捷,加之门槛低,便被越来越多人追捧。
但同时,以次充好、虚假宣传、恶意刷单、售后无保障等行为也时有发生。数据显示,有37.3%的受访消费者曾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。6月29日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“618”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也显示,直播带货成为活动期间消费维权负面信息主要集中点之一。这些问题浇灭了一部分消费者对“直播带货”的热情。
加强行业规范、监督的呼声也“水涨船高”。虽然一些违规行为可以从《合同法》、《广告法》、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等相关法律中寻找依据,但也存在一定的盲区。也正因此,这个将在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《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》(下称“规范”)填补了“直播带货”长期以来缺乏行业规范的空白,被众多消费者抱以更多期待。
规范首先对直播营销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引导,比如要求全面、真实、准确地披露商品或服务信息,严把直播产品和服务质量关;要求网络直播营销主题不得利用刷单、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虚构或篡改交易数据和用户评价。
此次施行的规范从商家、主播、直播平台、MCN机构等多方角度,对这些行为进行了规范引导。针对直播营销活动中的商家、主播、直播平台、MCN机构等主要参与者,规范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条款进行说明。
如要求商家发布产品、服务信息应当真实准确;主播应当了解与网络直播营销相关的基本知识;直播平台应当加强入驻商家、主播的交易行为规范,防止主播诱导用户进行线下交易;MCN机构则应加强对签约主播的管理,提升主播业务能力和规则意识等。
任何一种新事物的成长,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如果任其野蛮生长,那最终极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“直播带货”这一新兴行业已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的日常,只有依靠相应的行业规范与监管,才能防止直播“带货”变“带祸”,该行业也才能更健康、长久。
相关热词:抖音直播带货条件